《城市低空服务监管平台建设指南》
团体标准启动会在京顺利召开
2025年9月18日,由中关村智能科技发展促进会立项编制的《城市低空服务监管平台建设指南》团体标准启动会在北京顺利召开。当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以及航空科技的飞速发展,城市低空领域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与挑战。
一方面,城市空中交通、无人机物流配送、应急救援等新兴应用场景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为城市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拓展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低空飞行活动的日益频繁也带来了诸多严峻问题,如空域资源紧张、飞行安全风险增加、飞行秩序难以保障等,给城市低空的有效管理和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城市低空服务监管平台作为保障城市低空飞行安全、有序、高效运行的核心枢纽,是整合低空飞行数据、空域信息、气象数据、地理信息等多源数据,运用先进的通信技术(如5G、卫星通信等)、导航技术(如北斗导航、差分定位等)、监视技术(如ADS - B、雷达监视等)以及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构建而成的综合性监管与服务系统。具备实时性、精准性、智能性、可靠性等显著特性,能够实现对低空飞行活动的全方位、全过程、动态化监管,为低空用户提供及时、准确、个性化的信息服务,是城市低空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支撑。为此,中关村智能科技发展促进会立项《城市低空服务监管平台建设指南》团体标准,期望通过高标准引领高质量,引领城市低空服务监管平台的高质量建设,推动城市低空服务监管领域的技术创新与规范发展。
本次会议通过线上会议的方式举行。中关村智能科技发展促进会理事长崔艳、中关村智能科技发展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石磊等领导出席了本次会议。本次启动会邀请到的专家有:北京大学教授晏磊、中国消防救援学院副教授崔堃鹏、重庆凯瑞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标准质量部部长孙添飞、北京交通大学副教授侯涛刚。本次会议的参会单位包括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2家公司。
会上专家组对标准条文进行了认真审核,对标准内容提出了中肯意见,对标准意义给与了高度评价,一致认为本次启动会讨论的团体标准恰到好处,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社会经济意义显著。
会议中,中关村智能科技发展促进会标准部周雪代表编制组介绍了本项团体标准的目标设定、团体标准编制过程、标准编制工作基础及工作计划,并公布了团体标准框架。会后中关村智能科技发展促进会标准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石磊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石副主任指出“标准是支撑经济社会活动的技术基础,是国家基础性制度的重要方面。标准化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着基础性、引领性作用。通过《城市低空服务监管平台建设指南》团体标准的制定,形成城市低空服务监管领域的技术标杆和示范效应。一方面,为监管平台的建设单位提供清晰、可操作的技术指引,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促进建设过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另一方面,推动行业内企业之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加速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完善城市低空服务监管产业生态。最终,加速城市低空经济在复杂城市环境下的规模化、智能化发展,助力城市构建安全、高效、绿色的低空交通体系”。
与会人员